中共安阳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工作的意见
信息来源 :党工委办
发文机关 :安阳市教育局
信息索引 :-01-2022-00102
发文字号 :安教组〔2022〕4号
编辑人 :冯兴荣
发布日期 :2022-06-22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收藏
分享:

各县(市、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全力建设区域教育供给中心的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我市教育水平,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发展有效制度机制,大力提升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主动适应并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为我市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力建成区域教育供给中心,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安阳教育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统筹兼顾城镇化进程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要求,完善区域内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确保学校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相适应,普通高中教育构建起科学高效的适应新教材新课程和高考综合改革的运行、管理、评价机制,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实现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大体相当。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完成“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到2025年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认定市级名师工作室100个。力争全市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逐年只增不减。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同])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教育水平,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1.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启动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各地优化县域普惠性资源布局规划,增加城镇地区普惠性资源,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园。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逐年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成果,加强民办园收费监管,规范非营利性幼儿园收费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控制好县域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全市人民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组织参加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认定工作,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绿色评价体系,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开展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等工作。督促县(市、区)巩固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 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水平。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为选课走班创造基础条件,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打造具有区域和专业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各县(市、区)及高中学校加强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加强对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推动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利用研学活动时机,走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社会体验。(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文广体旅局、市科技局)

  4. 加快职业教育协同融合发展。各县(市、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全面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统筹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布局。通过3-5年的努力,通过原址改扩建、异地搬迁和新建学校等方式,集中力量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力争达到国家、省关于普通高中与中等职学校招生比大体相当要求。加快推进殷都区职业教育中心新校项目建设、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和林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启动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老校区基础上“扩建二期”工程,推动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扩建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支持力度,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示范性校企合作项目、现代学徒制等项目给予支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

  5.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统筹利用“三本四专”教育资源,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突出特色骨干学科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骨干学科集群。加强高校政产学研用协调创新发展,各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提高学术研究、学术创新的区域影响力。深化高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积极谋划高职院校升本工作,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空间。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支持安阳师范学院建设好硕士授权单位、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支持安阳工学院创建硕士授权单位。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来安阳联合办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驻安有关高等院校)

  (二)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体系

  6. 突出德育实效。深度挖掘中小学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学科德育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加强与安阳师范学院合作共建,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助力提高全市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与本地资源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发挥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大育人功能,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治、品德修养教育等融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过程。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课程协同效应。开展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书法教育实验学校评选认定工作。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补齐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短板,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加强中学团校、中小学少先队组织文化阵地建设。统筹利用我市各类研学资源,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丰富校外活动载体,拓宽实践育人渠道,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指导各县(市、区)和学校争创“五育”并举典型实验区、实验学校,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

  7. 强化体育锻炼。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大力推进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举办安阳市“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展评活动。强力推进校园足球建设,结合实际打造足球、篮球、排球、航模、传统体育等学校体育特色,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定期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在教会、勤练、常赛上下功夫,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完成青少年近视防控目标,落实《安阳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肥胖率控制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广体旅局、市卫生健康委)

  8. 提升美育素养。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推动开展中小学生艺术专项展示和综合性艺术展演,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鼓励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9. 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明确劳动教育内容,落实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丰富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完善劳动素养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0.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对心理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进行心理培训,实现心理健康培训全覆盖。加强与省、市心理专业医院、驻地高校联系,开展业务合作,充分用好各类资源。以评促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认定工作。加强家校联系,强化课程建设,形成安阳特色心理健康地方性课程资源。(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深化改革创新,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

  11. 多措并举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力量。着力创新用人模式,盘活各类资源,大胆探索解决公办园教师不足问题。一是由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挖掘编制潜力,在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解决部分公办幼儿园编制问题。二是赋予公办幼儿园用人自主权,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本级机构编制部门探索制定公办幼儿园人员总量控制和管理办法,报上级编制部门并会商人社、财政部门同意后,实行公办园员额制补充部分公办园师资力量。三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公办园数量、幼儿在园数量提出用人需求,经与相关部门会商并报本级政府同意后,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用人合同用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部分公办园师资力量,满足教育发展需求。(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2. 大胆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招聘方法。从2022年3月起各县(市、区)每年组织教师招聘按照不少于本地重新核定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的三分之一进行,到2025年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改革中小学校教师招聘办法,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适应性的招聘方案,采取先面试后笔试、面试+考察聘用、考核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破解教师招聘形式单一的问题;结合农村学校普遍缺少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现状,采取在学校先行面试的基础上组织定向招聘的方式,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各县(市、区)要支持具备条件的高中通过到大学校园招聘、定向招聘等方式,实施自主公开招聘,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破解招聘优秀教师难的问题;要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本地“归雁计划”,建立完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的“绿色通道”,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实施特岗计划和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拓宽中小学教师渠道。(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3. 加快推进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进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22年9月1日前汤阴县全域内全面完成“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其他县(市、区)于2022年9月1日前完成全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各县(市、区)在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中,要加强统筹协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编制、岗位的管理、使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按照在校学生规模、教师数量及学科需求,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职工编制使用年度计划和分配到校方案,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按照学校规模、班额、师资结构、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任务需要等情况,将岗位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并报同级人社部门备案,实行总量控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县域内以学区(片区)、教育集团(联盟)等为单元,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试点工作,确保“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4. 探索创新教师能力提升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紧抓师德教育和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创新“一线名师培育一线教师”培训模式,实施名师工程,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每年认定2个五星级、3个四星级和10个三星级名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每个工作室5万、4万、3万元经费补助。在五级培训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星火培育计划”,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解决乡村教师“学用脱节”“自我发展乏力”等问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5. 深化学校办学机制改革。注重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具备条件的学校,经主管部门同意,报人社部门备案后可由学校自主实施公开招聘。学校根据办学实际需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设置内设机构,自主择优选聘中层管理人员。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际科学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在遵循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可自主安排教学计划、自主运用教学方式、自主组织研训活动、自主实施教学评价。(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四)深化评价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水平

  16. 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在开展教育督导的基础上,把县级政府承担教育责任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重点对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布局建设、教师编制待遇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排名,督促县级政府积极作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7. 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深入实施安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绿色指标评价改革,降低专家组评价比重,增加家长评价、增值评价、课程开设情况、学生身体素质等内容,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改进评价技术,推动基于科学评价的教育教学改进。建立完善各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家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定期开展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整合教育评估监测力量,构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8.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19.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广体旅局)

  20. 改革用人评价。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用人单位要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五)强化服务保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2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公共教育职责,充分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一是按照“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各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足额及时拨付。落实提高教师待遇政策,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规范教育费附加管理使用。严格落实《教育法》有关规定,税务部门负责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确保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入库;教育部门统筹管理,负责教育费附加的预算编制,每年按税务部门提供的上年度教育费附加征收数,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教育费附加专项预算,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列入年度预算并组织教育费附加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教育费附加的拨付和监督工作,单列教育费附加收支预算,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挪用、挤占和用教育费附加抵顶教育事业费拨款的现象。三是依规落实培训经费。各级政府要将本地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落实“市县按照不低于当地教师工资总额的1.5%~2.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要求,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四是设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市长奖。为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设立安阳市基础教育质量市长奖,用于奖励市区基础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校。五是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生每年不低于200元的奖补资金,奖补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审计局)

  22. 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以落实《安阳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学校建设。一是严格按照《条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改造以及其他居住区项目建设时,应根据《教育专项规划》布点的学校,统筹配建中小学校、幼儿园或委托开发建设单位建设。委托开发建设单位建设的应当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接收单位。二是现有小学、初中周边有规划预留教育用地的,辖区政府应优先将预留教育用地征收,并用于学校扩建。三是因学位紧缺达到招生预警红色等级的,当年必须启动新规划学校的建设工作,并优先列入政府年度投资建设计划,优先建设,建设项目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并投用。四是各区应参考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对每年新增适龄儿童进行分析,结合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规划学校,制定本辖区内三年中小学校建设计划,计划内的项目要明确开工时间、完成时间,规划学校总量不能减少,每年至少建成投用一所初中、小学,建设计划每两年更新一次中小学校建设项目,直至消除本辖区大班额现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3.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着力减轻校内作业负担,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教育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以提高育人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保障课后服务条件,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由文广体旅、科技等部门依据省相关部门的设置标准,进行前置审批。对现有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须按新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执行双重管理登记制度,实行“先许可、后登记”制度。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机构数量,动态清零无证机构。严格培训收费监管,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加强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体旅局、市科技局)

  24. 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按照“三零”平安创建、“双知双提”活动要求,坚持打击整治、教育防范、建设管理一体推进,一手抓校园内部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一手抓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严格对照“五有”标准,推进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保障能力。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防范学生欺凌专项治理攻坚行动,推动部门依法监管、学校全面负责、师生积极参与,化解欺凌风险、消除欺凌隐患,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县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县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着力解决经费投入、学校建设、师资配备等关系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力量,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

  (二)落实部门职责。教育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条件。机构编制部门要做好学校编制核定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配合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统筹做好土地供给和学校建设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依法落实教师待遇,为学校招聘教师提供支持。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都要关心支持教育工作。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我市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工作重要意义以及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2022年6月20日

  (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0 主办单位:安阳市教育局 网站标识码:4105000060 豫ICP备2020029057号 网站地图
地址:安阳市文峰区朝霞路与建安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东
邮政编码:455000 电话:0372-5116811 电子邮箱:aysjyjggyx@163.com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95号 网站访问量: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