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教育局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582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基础教育科
发文机关 :安阳市教育局
信息索引 :-01-2024-00173
发文字号 :安教复〔2024〕88号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其他
发布日期 :2024-10-31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收藏
分享:

关于规范我市课后延时服务的提案

  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服务内容、师资队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强了对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以保证扎实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市教育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准确把握课后服务定位,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惠民、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原则,从学生、家长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本校实际,集思广益,精心设计课后服务内容,真正把好事办实办好,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同时,明确不得在课后服务中开展集体教学、上新课。

  一、部分学校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的问题。市教育局于2024年4月《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安教基函〔2024〕145号),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息时间做出了明确和强调。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原则上不早于7:30;上午上课时间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科学设定下午上课时间,中午应安排充足的午餐和午休时间,原则上冬季时间不少于2小时,夏季时间不少于2.5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原则上小学夏季时间不晚于19:00,冬季时间不晚于18:30;初中夏季时间不晚于19:30,冬季时间不晚于19:00。市教育局通过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全市各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自查,区教育局检查,市教育局视群众反映线索情况抽查,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影响学生用餐和身体成长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各义务教育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双减”及五项管理要求,开足开齐体育等课程,保障学生充足的课间休息和体育大课间活动。

  三、加重老师的工作负担问题。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教师减负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按照要求,认真梳理,该保留的保留,该合并的合并,该去除的去除。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一刀切。保留内容按要求控制开展的范围,不层层加码、不扩大范围、不增加环节,坚决避免对教师随意提出要求,没有开展依据的活动一律不得开展。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相关事项的通知》,优化教师值班、教研安排,推行社会事务进校园、督查考核事项等非教育教学工作等各类“进校园”清理规范工作,尽量减少基层学校涉及的文件、报表、会议、督查、创建等,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教学外活动尽量不要求教师参加,通过统筹安排、强化网络数据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式,进一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轻装上阵,扎根课堂,静心教书育人。

  四、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单一问题。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指导学校因校制宜调整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明确要求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完善参与教师和人员补助制度措施,可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及校外专家参与课后服务等方式,弥补师资力量不足。

  一是依托课后服务“自主作业”时段,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各中小学力求实现学生利用课后服务“自主作业”时段,基本能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负责作业指导的老师要加强解疑答惑、学法指导等。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积极发挥校舍、场地、师资、课程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除了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以外,积极推行菜单式服务和课程“超市”,积极开展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各学校还积极探索“学校+家委会”“学校+志愿者”“学校+第三方”等方式提供服务,学生和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参加。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调研,在做好学校教育主阵地的情况下,争取政府支持,主动作为,统筹区域教育资源,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

  一是加强“双减”督导,规范课后服务开展。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课后服务工作不定期进行调度、督导。督促各学校健全课后服务工作管理机制,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完善课后服务相关工作,确保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二是强化课程设置指导,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通过调研,出台课后服务课程的指导性方案,指导各校加强课后服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体现课程多样性、科学性。推进课后服务与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相结合,鼓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利用科普、文旅、体育等校外资源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继续引进具有资质、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增强课后服务有效性和吸引力。加快数字化赋能,全面推进优质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序扩大数字化管理试点应用,提高课后服务管理效能。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师资配备。通过中小学教师全省统一招聘、中央“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补充中小学教师,持续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有效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深入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统筹教师余缺,强化音体美等紧缺型教师补充和配备。二是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升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积极性。对参与延时服务的教师从荣誉和待遇上进行多元化的激励保障,参与服务教师遵循“一校一案”原则,合理分担工作量,统筹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和教育教学活动,防止造成过重工作负担,把教师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各项考核。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群体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确保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课后服务社会影响。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育人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组织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各学校充分总结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和新亮点,定期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引导广大家长和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并监督课后服务工作。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7月29日

(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0 主办单位:安阳市教育局 网站标识码:4105000060 豫ICP备2020029057号 网站地图
地址:安阳市文峰区朝霞路与建安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东
邮政编码:455000 电话:0372-5116811 电子邮箱:aysjyjggyx@163.com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95号 网站访问量: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