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教育局关于《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
分享:
【浏览字号: 】  来 源:安阳市教育局  作者:两校办:审核冯兴荣  编 辑:两校办:审核冯兴荣 发布时间: 2019-10-17 浏览次数   收 藏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安阳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安法政办〔2019〕10号)要求,各县(市、区)教体局作为《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主要实施机关,组织开展对《意见》的效果评估工作,市教育局在各县(市、区)教体局完成对《意见》的效果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制作了《意见》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
       一、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适应我市城镇化建设需要,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豫政〔2016〕71号)文件精神,制定本《意见》。《意见》明确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
       按照《安阳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安法政办〔2019〕10号)文件要求,市教育局及时对各县(市、区)教体局发了安阳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对评估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并积极开展《意见》2018年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安阳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两校办牵头相关科室组成的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县(市、区)教体局也都有一名局领导牵头负责效果评估工作,同时明确专门处室负责效果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加强统筹协调。由于《意见》评估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分别召开了由相关处室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分工合作,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全面客观规范。为做到评估内容全面、反映事实客观,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通过数据采集、材料核查、座谈访谈、问卷调查、选点抽查等方法,结合数据分析、平时的督导检查、工作组评议等多种方式开展效果评估工作,同时安排业务熟、能力强的人员专门负责撰写评估报告,确保评估报告全面客观规范。
       市教育局首先对各县(市、区)效果评估工作报告进行了审核,并针对各县(市、区)评估报告存在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各县(市、区)按照市教育局要求修改完成后以正式文件方式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结合各县(市、区)评估报告和安阳市整体工作开展情况,综合形成了本《意见》2018年实施效果的评估报告。
       二、主要评估内容实施绩效
      《意见》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科学、可行,布局合理,完成了一半乡(镇)新建、改扩建1所寄宿制小学的目标任务
       1. 规划科学、可行。各县(市、区)经过摸底调研、多方论证、科学规划,并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编制完成了各县(市、区)专项规划,市教育局汇总后编制了《安阳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安阳市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3日第9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于2017年10月23日报省政府备案。
       按照《安阳市“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分别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做了规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计划投资9.97亿元(其中:校舍建设投资8.46亿元),规划新增占地面积73.75万平方米,规划新建校舍面积37.16万平方米,规划新增仪器设备5510.9万元。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5.34亿元,新建寄宿制学校12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6所)。计划投资3.64亿元,改扩建90所寄宿制学校(初中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55所)。
       2. 布局更加合理。通过三年来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的实施,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办学效益进一步显现。截止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完成40个(其中已完成撤销、合并、恢复小初点25个,新建、迁建小初点15个)。
       3. 实施效果显著。2018年农村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项目25个,其中寄宿制小学建设项目共有16个,寄宿制初中建设项目9个,规划建设面积共61613平方米,规划投入资金共8365万元,增加寄宿学生6954人。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有了较大进展,达到了省教育厅要求的2018年底“每县(市、区)一半的乡(镇)要完成1所改扩建、新建寄宿制小学任务”的目标任务。
     (二)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城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办学条件整体提高
       1.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师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以及运动场地等要按照标准配备,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要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形成适宜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已全面消除D级危房。
       2. 重点项目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认真抓好国家和我省农村教育各类规划项目的实施,一是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做到了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使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要求,满足学校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求;二是认真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全面落实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任务,逐步消除城镇“大班额”现象;三是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所有中小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任务。
       截至目前,我市“全面改薄”累计投入资金9.39亿元,其中市级和县级资金3.52亿元。开工校舍建筑面积56.72万平方米,五年规划校舍建设开工率112.47%;竣工校舍建筑面积55.59万平方米,五年规划校舍建设竣工率110.35%,新增学位7.4万个;购置学生用床、课桌凳、图书、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设备5829.81万元,五年规划设备购置完成率104.78%,惠及我市543所中小学,39.99万中小学生受益。
       我市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已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125个,完成投资20.4亿元,新建校舍面积78.82万平方米,增加学位9.84万个。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已完成92所。
       我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是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基本达标,从2016年初到2018年底,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从92.8%达到了100%;学校平均接入带宽从不到10M提升为现在的30M;校园网的建设从不到20%提升到了现在的71.25%,无线网校园全覆盖也在多数学校铺开。多媒体教室从2015年底的28.7%从上升到现在的88.2%,交互式多媒体教室目前已经达到了教室总数的76.15%。师机比达到1.1:1。我市教育信息化装备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人人通”应用工作不断增强,2017年,安阳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云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安阳市开通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学校共1406所,有542805名学生注册了学习账号,占全市在校生的85%以上;有34055名教师注册了教学账号,成立协作组8336个,在平台上上传文章36万篇、视频17万个、教学资源44万条,发起各种竞赛、活动等9万多起;三是教育信息化应用不断推进,参加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我市从2015年到2018年,教师共报名40161个,晒课41552节,获得部优56节,省优189节,几项指标均处于全省前列。
       3. 学校用地供应足额。依据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对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所需建设用地,各县(市、区)采取了划拨和土地租赁等方式足额供应。农村中小学建设用地全部纳入教育用地管理范围,实行储备管理,做到了规划到位、位置不变、面积不减。对正在进行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抓紧确权,暂时不能确权的,在学校建设时,立足现实、简化手续,由村委会出具证明,经乡镇政府审核后,报批校舍建设用地手续。
     (三)多方筹资,投入加大,办学经费和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高
       1. 经费投入加大。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城乡统一,小学生均公用经费600元/生,初中生均公用经费800元/生。在此基础上,按每生每年30元拨付取暖费,寄宿制学校按在校寄宿生每生每年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2. 资金使用高效。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和使用下拨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全面改薄”、“ 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资金,形成农村教育投入合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安排“全面改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科学合理制定规划,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严格工程监管,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3. 资金监管到位。各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教育经费监管,严肃财经纪律,确保经费使用安全、合规,杜绝教育经费挪用等行为的发生,建设廉洁工程。
     (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1. 农村师资紧缺问题得到缓解。按照城乡统一编制标准核定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积极拓宽农村教师来源渠道。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所提升,缩小了与城区教育的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县(市、区)优先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点的教职工配备,同时,部分县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和服务人员配备不足问题,并通过加强培训、强化管理,确保学生安全。我市2016-2018年共培养了250名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第一批全科教师,将于2019年到农村教学点任教;2016-2018年共招聘特岗教师1648名,已全部补充到农村教学一线任教,有力缓解了农村地区师资紧张的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严禁以各种形式“吃空饷”,严禁管理部门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非教学单位长期借用教师帮助工作。根据《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安阳市委组织部、安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安阳市财政局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四部门转发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在市教育系统内部进行防治“吃空饷”问题清查,并进行月上报。建立健全人员日常管理、工资发放管理、离岗人员管理、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落实单位负责人领导责任,对违规现象及时进行查处。
       2. 农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为了使得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了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保障农村教师工资都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形成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如林州市规定五龙镇、临淇镇、茶店镇、任村镇、东岗镇、东姚镇、石板岩镇七个乡镇范围内的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原康镇、桂林镇、采桑镇、河顺镇、横水镇、合涧镇六个乡镇范围内的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70元;姚村镇、城郊乡、陵阳镇三个乡镇范围内的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40元。
       各县(市、区)根据乡村学校建设规划和师资配置的需要,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切实改善乡村教师住房条件。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522万元,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077套,面积共计24255平方米。
       3. 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师德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入生观和价值观,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二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三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廉洁从教,依法执教。四是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精心育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力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招聘农村特岗教师590名,选派114名市直学校优秀教师赴农村薄弱学校开展兼职支教,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选派116名优秀城镇教师赴“两区”支教,切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各县(市、区)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把农村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经费投入,以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安排经费。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农村教师培训效果。通过国培引领优秀骨干教师,省培培养省名师、省骨干,市培打造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县培、校培覆盖全员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借助国培、省培,依托市培、县培,我市于2017年底完成了34907名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6月,对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进行了发展性测评,100%通过测评,其中优秀67.5%;良好23.8%;合格8.7%。通过培训和测评,提高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意见》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加强了农村寄宿学校建设, 使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边远农村学生享受了同等教育资源,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推进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随着我市农村乡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及城市布局周边乡镇整体规划的变迁,各县(市、区)原制定的“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的个别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导致个别项目无法实施,需对原规划做出调整。
       2. 国家和省下拨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全面改薄”、“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各县(市、区)的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还有一些教育建设项目需要各县(市、区)自筹解决,由于目前县级财政紧张,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项目进展滞后。
       3. 新建建设项目土地规划调整进程涉及部门多、审批时间过长,导致工程手续进展缓慢或停滞。
每年我市大气环境管控期,其间会对施工所需的商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做出限产甚至停产决定,也会要求施工工地停工,这些措施都会导致建设工地停工较多、停工时间过长,对教育基本建设项目进度影响较大。
       4. 目前农村学校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校园规划、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美丽校园建设还有明显差距;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还有明显差距,县城区与乡村、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村学校下水道管网亟待改造,校园排水一般通过地面地势自然排放,学校厕所改造为水冲式后,没有配套的下水道;农村学校教室、办公室取暖问题,由原来的煤球炉改为空调,学校电力线路无法承载大负荷电器。农村正式在编教师不足,配置不合理,待遇偏低,部分偏远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能力不强、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部分农村学校聘请相当数量的临时代课教师从而导致学生流失,加大了城镇学校的就学压力。
       四、政策变化
       根据201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豫政办〔2018〕74号)文件精神,2019年1月31日我市第十二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了新的实施方案,对县(市、区)和相关单位下发了《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2019〕6号)文件,此文件取代了《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安政〔2017〕1号)文件。
       安阳市教育局印发    2019年10月15日
      上篇:无
      下篇: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0 主办单位:安阳市教育局 网站标识码:4105000060 豫ICP备2020029057号 网站地图
地址:安阳市文峰区朝霞路与建安街交叉口向北50米路东
邮政编码:455000 电话:0372-5116811 电子邮箱:aysjyjggyx@163.com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95号 网站访问量: 人次